超聲檢查是利用超聲波對人體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,懷孕兩個多月的孕婦通過超聲檢查,一般檢查4次左右,即可明確胎兒的發育情況。單次超聲檢查的時間一般是在20-24周,隨著孕周的增加,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量也會相應增加,因此需要根據胎兒發育情況,適當增加檢查次數。
1、檢查形態:通過超聲檢查可以觀察胎兒的胎心搏動情況,以及測量胎兒的雙頂徑、腹圍、股骨長度等情況,了解胎兒的發育是否正常;
2、檢查內容:通過超聲檢查可以明確胎兒的形態是否正常,以及胎兒各個器官系統發育是否正常,比如頭部、面部、四肢、心臟等,還可以明確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臟病等;
3、檢查時間:懷孕兩個多月時,一般建議孕婦在20-24周進行超聲檢查,因為在懷孕早期,胎兒發育較小,通過超聲檢查無法看清胎兒的器官。而在懷孕中期,也就是24-28周時,胎兒發育比較大,且羊水量比較多,胎兒在宮腔內活動度較好,此時通過超聲檢查可以看清胎兒各個器官系統,如果存在畸形等情況,可以及時發現并進行處理;
4、其他:如果孕婦存在特殊情況,比如之前多次進行過宮腔內操作,或者之前出現過自然流產等情況,醫生會建議孕婦在此時進行超聲檢查。
超聲檢查對胎兒的好處比較明顯,可以了解胎兒的基本發育情況,如果通過超聲檢查,沒有發現胎兒發育異常,則注意定期產檢即可。如果通過超聲檢查發現胎兒存在異常情況,則建議根據醫生建議,結合具體檢查結果,決定是否需要進行下一步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