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聲波檢查是利用人體組織各種物理學特性,通過超聲波的反射和折射,形成圖像用于臨床診斷的一種檢查手段。幼兒超聲波檢查的目的,主要是明確病變的部位、性質、嚴重程度,以及是否伴有其他情況等。
1、明確病變的部位:通過超聲檢查,可以明確肝臟、腎臟、膽道系統、心臟等器官的病變,了解病變的具體部位、大小、形態、邊緣、回聲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等,幫助明確診斷肝臟、腎臟、膽道系統、心臟等器官是否存在先天性畸形,以及是否存在占位性病變等;
2、性質:通過超聲檢查,可以對局部病變進行定性,分析不同性質的病變回聲情況,從而對病變作出定量分析,可彌補其他影像學檢查的不足,提高診斷的準確率;
3、嚴重程度:通過超聲檢查,可以對疾病的嚴重程度進行定級,如果病變比較嚴重,會根據超聲檢查結果,對疾病進行分級,然后進行相應治療;
4、伴隨情況:如果幼兒同時存在腹部腫塊、皮膚病變等情況,還需要了解是否存在胸腔積液、腹腔腫塊、骨骼畸形等其他情況。
此外,超聲檢查還可以對疾病的進展進行判斷,了解病變發展趨勢,以及是否存在新發病灶等。幼兒超聲波檢查時,一般需要空腹進行。此外,超聲檢查時要選取合適的衣服,不能帶有金屬物品,以免影響檢查結果或者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。